Friday, October 30, 2009

Ideas worth spreading

整理了部分平時會看的網站連接,會比較“學術”,“悶”,也許吧。
無論如何還是蠻有參考價值——
1.Climate progress:Joe Romm 的部落,内容幾乎整合了所有最新的綠色資訊,每天都更新好幾篇,只怕沒力氣看完。由於他是美國人,對美國國會的綠政策也特別多。
2.Green csmonitor:這也是以環境科學和新聞為主。版面乾淨清新,閲讀輕鬆。
3.350 org:Bill McKibben 和7個大學生創辦的綠色運動網站。想要有重大的綠政策改變,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綠色運動,讓政客放膽去革新,Bill爲此一直致力於推動更多大家都可以參與的活動。
4.Ted:California和Oxford為base的非營利組織。收集科技、娛樂、設計相關的生活品味視頻,視頻大部分配有字幕。Ideas worth spreading.
5.Fora tv:同樣收錄許多講座視頻,視頻都相當完整,甚至有分段落。
6.Nature,Science,就名雜誌加網站。
7.Science progress 綜合科學網。

Saturday, October 24, 2009

平實認真

“如果要我在平實認真與新潮時髦之間做出選擇,我一定會選擇平實認真,因為新潮時髦只是短暫的,平實認真卻是長久的。平實認真經常遭到低估,因為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特質;新潮時髦則是以外表吸引別人注意。”

從國榮兄整理的Randy Pausch語錄,讀到這一段,有一種莫名的同感。
平實認真,總是被低估。

Sunday, October 18, 2009

Home

2009年6月。是Home的上映日。在馬來西亞的家裏,我完全沒注意到相關消息。一直到上個周末,閲讀了一篇Yann Arthus-Bertrand的報導,上網延伸查詢時,才意外發現她——我們的家,地球,美麗得足以觸動内心。


(Home的預告片,原片可點擊連到youtube)

影片是這樣開始的:

Listen to me, please. You are like me, a Homo sapiens, a wise human.

原住民那滄桑深厚地呼喚,拉起Home之序幕。這是地球原始的樣貌,白灰色礦石與深藍水液,像一灘灘散落滿地的單調顔料,任風颳出規則與不規則的幾何綫條。火山口噴發紅紅岩漿,調色槃增加了一格。不單是那一朱紅格,漸漸的,反應中還奇妙地誕生了遠古細菌,從此地球的調色槃不再單一。

藍綠細菌(藻)的演化,開啓了地球另一頁。太陽光不再是純粹的,照射而後反射。太陽能被葉綠素吸收,轉化,進入生物圈。藻類、珊瑚、海洋動物、植物、飛禽走獸,逐一浮現。生物多樣化在鏡頭底下是動人的。沒有人説得明白,爲什麽會是這樣。環境元素的結合造就了生物體,環境與生物是相連相關的。

是誰也給了人類生命?

遠古的祖宗們,逐水草而居。生孩子是爲了多一雙手,彌補我們先天能力缺乏,攝取自然資源,生存下來。農業革命與放牧的出現也只是不遠的事跡,人口集中了,人文活動也儼然成形。或許,正是人類主宰地球的徵兆。

影片接下來敍述化石燃料的挖掘與主導,以及大城市的興建,農業與畜牧業的現代化等。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爲了人類更美好,更文明的生活。

如果你還記得片頭的畫面,在這繁榮之際,你會發現,地球表面描繪的不再是自然的生物多樣之和諧美,而是人類的鬼斧神工,短短的幾千年的人類史把多少百萬年的自然樣貌重塑了。

重塑並不是必然的不美。年少的我們,何嘗沒有為杜拜棕櫚島讚嘆,臺北101落成驕傲,甚至為影片中約旦,沙地阿拉伯等地,把貧瘠的沙漠抽水灌溉成神奇的綠色圈。太多的炫、酷、讚是我們曾經共同的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重塑過了頭。

終于,環境與生物,愈不相容;環境與人類文明,失衡。即使是人文與人文之間,也拉鋸出莫大的鴻溝。

看看那些孟加拉沿岸的貧民,他們尚未在工業革命中受惠,未來得及給大氣貢獻多一些二氧化碳,可是,在我們城市人主導的溫室效應導致海洋水位上升時,更顯得無力的他們,卻是必須承受災害的一群。Lego城的一幕,一條高速公路的周圍是活在爛泥沼的貧民,讓人不敢相信。

人類野心重塑了地球,重塑了世界,只差不夠自然來得細心,不夠公平,缺乏了永續經營的概念。

古時候人類族群團結一塊,共同對付猛獸的精神還存在嗎?今天這高度擴散,也駕馭各種高等技術的人類群落,是否還擁有共同修飾地球裂痕的團結?

影片的導演是Yann Arthus-Bertrand,法國的一位攝影師。早年與妻子在肯雅做研究時,以拍攝野生獅子開始攝影生涯。後來曾經擔任熱氣球駕駛員,使他對高空攝影產生興趣。Home這部紀錄片,主要也是以空中俯視地面的拍攝角度攝錄的。

鳥瞰或是俯視,產生超脫感。你我就像個第三者,囊括全局的觀賞地球表面的演進和變化。日常生活格局,顯然不容易給我們如此廣闊的視野。作爲一部啟發性紀錄片,這樣的視角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

攝影師對靜態美學的堅持,也使這片擁有獨特的美感。一小時半裏,畫面的綫條,顔色,空間擺設十分講究。要是把每一幕拆散,它們將會是一張張值得挂在墻上的壁紙。這是攝影照片和攝錄影片的一種巧妙結合吧。

到紀錄片結束前的幾分鈡,音樂加快了,解説員也更有節奏感,畫面轉移到世界各地人們積極的為環境保護作出努力,一幕幕短暫划過,卻是振奮的——也在此被感動了。

“We can fix this!",《Heroes》裏常出現的一句。

整部片子參與人數上88千,跨越100個國家,堪稱是最大跨地理規模的紀錄片,也是一部非盈利的全球共享影片。從未嘗試過的視角看看我們自己的環境,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視野吧,點擊這裡連接到youtube的原片。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我是流感帶菌者

活在流感蔓延的時代,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是其中一個帶菌者。雖然沒有那猖狂的H1N1很嚴重的徵兆,不過短短的一個星期六早上到傍晚,我就渡過了喉嚨稍微癢,流鼻水,發燒,然後又回到流鼻水。是普通季節性流感還是……

班上同學都到三天的迎新宿營了,不去的理由很多,過去的學習經驗讓我對一些事情的先後順序有所堅持。

這是開課滿一個月的周末,過去的是美好的蜜月,有衆多的理由放縱自己適應新環境。只是不得不承認這段期間也累積了應該學好卻沒認真學的厚厚一堆課程。所以,這周末是邊養病,邊加速復習,好好關在房間,重點是我不能亂跑傳病啊。

上個禮拜排球新生賽,輸給了韓芋圓的航太冠軍隊,輸得心服口服。想起Sunscreen song裏的一句,”Sometimes you’re ahead, sometimes you’re behind...…” 芋圓從高中到現在還真是爆強的,忍不住誇獎一下給神家的知道。

要是來不及痊愈,上課時少了再和,不懂要找誰供應我tissue紙了……

——呆了一天,發現我的房間從來沒有過的舒服。窗外有綠樹,鳥鳴,偶爾還有松鼠跳過。它那麽可愛,希望不會有松鼠流感,否則我真的罪孽深重啊。

Saturday, October 10, 2009

Cameron Diaz


讓celebrity來說綠從來都是很沒說服力的。他們銀行戶口的位數那麽多,買一部hybrid的氫電混合車、太陽能電板裝置,都只是小case,對我們市井小民是有些苛求了。在一篇Times的專題報道讀到Cameron Diaz(Charlie's Angels)加入Al Gore綠色團隊,並想為環保做點事。

她拍的這5分鐘的短片,簡單得來還蠻不錯的。她走上街頭和一般人交談,問問題。
“你知道你呼吸的空氣有多乾淨?”
“你喝的水多安全嗎?”

聊聊身邊的環境,吸進的空氣,飲用的水,大家都很熱衷。Van Jones說,“3 issues, Work, Wealth and Health.” 把這三者連起來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自身的環境是環保的根基。全球性的大課題,京都協議,哥本哈根會議,畢竟是學者政客主導的。

或許我們現在就可以問問自己的自來水來自哪裏,經過什麽樣的處理,如果有機會還可以去看看水源是不是衛生的。如果不是,是不是有地方代議員可以去商討,還是有衛生署去投報。

曾經在蘇格蘭愛丁堡近郊的Briston小地方待過幾天,參加了住宅區居民抗議企業開發新工厰的活動,挺特別的(下一篇再寫好了)。他們在即將被開發的樹林蓋樹屋,住進去,阻止剷土機。居民對健康的意識是活動熱情的最大動力源。

"People want to feel powerful, people want to do something...", Cameron描述訪談經驗。
我也相信,活在文明社會的我們都一樣,
"If somebody tell us, we act!"

Wednesday, October 7, 2009


MusicPlaylist
MySpace Music Playlist at MixPod.com


是不是一個人久了,就沒那麽堅強?
(歌詞是激勵向上的,聲音聼起來卻是淒淒的。)

Monday, October 5, 2009

缺了月餅的月圓

試圖用力回想過去的中秋月有多圓,卻怎麽也勾勒不出帶點格外圓的圓。經不住懷疑,那圓是我們長時間的風俗信仰,還是科學推算的刻板,大概也分不清了。

今晚的月沒缺角,是高挂,是明亮的。近處卻沒有絲毫佳節的熱鬧,連想買個月餅的7eleven也拉下閘門了。這是幾近空蕩蕩的校園。我沒那雅興逗留賞月,稍微望一望就回到宿舍。

異鄉的佳節氣氛總是格外不一樣啊。即使是身處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王維,和今天也相去不遠吧,“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對於過年過節,我常以爲自己是不介意的,就像我永遠記不得朋友們的生日。沒買到月餅,沒有室友的房間,少了平凡日子的一點點情趣;而那遠處煙花璀璨之後的爆鳴聲,襯托的是更深一層的寧靜。

突然想念家裏餐桌上有取之不盡的月餅。熟悉的大咖月餅,麥可思、錦綸泰、大同,還有小個家庭式的椰絲、紅豆沙、鳳梨……去年在家的這天,我還在嫌棄月餅的糖分高,營養低叻。

風不停的吹,聽説颱風快來了。窗外的裸子喬木遮住了月亮,剩下環邊欠缺反光物的微弱餘光。中秋月圓於我自然不是信仰與科學,而是那一點點少了月餅的缺角。


p/s:後來給我月餅的哲宇和偉倫,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