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8, 2009

Home

2009年6月。是Home的上映日。在馬來西亞的家裏,我完全沒注意到相關消息。一直到上個周末,閲讀了一篇Yann Arthus-Bertrand的報導,上網延伸查詢時,才意外發現她——我們的家,地球,美麗得足以觸動内心。


(Home的預告片,原片可點擊連到youtube)

影片是這樣開始的:

Listen to me, please. You are like me, a Homo sapiens, a wise human.

原住民那滄桑深厚地呼喚,拉起Home之序幕。這是地球原始的樣貌,白灰色礦石與深藍水液,像一灘灘散落滿地的單調顔料,任風颳出規則與不規則的幾何綫條。火山口噴發紅紅岩漿,調色槃增加了一格。不單是那一朱紅格,漸漸的,反應中還奇妙地誕生了遠古細菌,從此地球的調色槃不再單一。

藍綠細菌(藻)的演化,開啓了地球另一頁。太陽光不再是純粹的,照射而後反射。太陽能被葉綠素吸收,轉化,進入生物圈。藻類、珊瑚、海洋動物、植物、飛禽走獸,逐一浮現。生物多樣化在鏡頭底下是動人的。沒有人説得明白,爲什麽會是這樣。環境元素的結合造就了生物體,環境與生物是相連相關的。

是誰也給了人類生命?

遠古的祖宗們,逐水草而居。生孩子是爲了多一雙手,彌補我們先天能力缺乏,攝取自然資源,生存下來。農業革命與放牧的出現也只是不遠的事跡,人口集中了,人文活動也儼然成形。或許,正是人類主宰地球的徵兆。

影片接下來敍述化石燃料的挖掘與主導,以及大城市的興建,農業與畜牧業的現代化等。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爲了人類更美好,更文明的生活。

如果你還記得片頭的畫面,在這繁榮之際,你會發現,地球表面描繪的不再是自然的生物多樣之和諧美,而是人類的鬼斧神工,短短的幾千年的人類史把多少百萬年的自然樣貌重塑了。

重塑並不是必然的不美。年少的我們,何嘗沒有為杜拜棕櫚島讚嘆,臺北101落成驕傲,甚至為影片中約旦,沙地阿拉伯等地,把貧瘠的沙漠抽水灌溉成神奇的綠色圈。太多的炫、酷、讚是我們曾經共同的理想,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我們重塑過了頭。

終于,環境與生物,愈不相容;環境與人類文明,失衡。即使是人文與人文之間,也拉鋸出莫大的鴻溝。

看看那些孟加拉沿岸的貧民,他們尚未在工業革命中受惠,未來得及給大氣貢獻多一些二氧化碳,可是,在我們城市人主導的溫室效應導致海洋水位上升時,更顯得無力的他們,卻是必須承受災害的一群。Lego城的一幕,一條高速公路的周圍是活在爛泥沼的貧民,讓人不敢相信。

人類野心重塑了地球,重塑了世界,只差不夠自然來得細心,不夠公平,缺乏了永續經營的概念。

古時候人類族群團結一塊,共同對付猛獸的精神還存在嗎?今天這高度擴散,也駕馭各種高等技術的人類群落,是否還擁有共同修飾地球裂痕的團結?

影片的導演是Yann Arthus-Bertrand,法國的一位攝影師。早年與妻子在肯雅做研究時,以拍攝野生獅子開始攝影生涯。後來曾經擔任熱氣球駕駛員,使他對高空攝影產生興趣。Home這部紀錄片,主要也是以空中俯視地面的拍攝角度攝錄的。

鳥瞰或是俯視,產生超脫感。你我就像個第三者,囊括全局的觀賞地球表面的演進和變化。日常生活格局,顯然不容易給我們如此廣闊的視野。作爲一部啟發性紀錄片,這樣的視角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

攝影師對靜態美學的堅持,也使這片擁有獨特的美感。一小時半裏,畫面的綫條,顔色,空間擺設十分講究。要是把每一幕拆散,它們將會是一張張值得挂在墻上的壁紙。這是攝影照片和攝錄影片的一種巧妙結合吧。

到紀錄片結束前的幾分鈡,音樂加快了,解説員也更有節奏感,畫面轉移到世界各地人們積極的為環境保護作出努力,一幕幕短暫划過,卻是振奮的——也在此被感動了。

“We can fix this!",《Heroes》裏常出現的一句。

整部片子參與人數上88千,跨越100個國家,堪稱是最大跨地理規模的紀錄片,也是一部非盈利的全球共享影片。從未嘗試過的視角看看我們自己的環境,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視野吧,點擊這裡連接到youtube的原片。

2 comments:

arain said...

我看過了,很不錯。我也收藏了這首影片,將來會介紹給小朋友,讓他們從小就好好認識我們的地球。

TeahHS said...

为什么不要在前三天就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