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3, 2008

高价时代

打着“本地圈”的口号,虽然那七彩的圈圈标志有点土,Astro Aec还是开发了不少值得拍掌的本地节目。

上星期天首播的《身在马来西亚》,给我的冲击还不小。

主题是这样的——迎接高价时代,以拍摄最草根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来放映近期国内大起小落的石油价,对社会造成的冲击。

旅英期间,虽然得知油价78分大涨,但身处异乡,未直接遭殃;甚至,回来了,电单车本来装满是五块马币,现在也不过七块,加上习惯消费昂贵的欧洲货币差了,也就不太在意。

我不明白是节目制作人专挑选最生活艰辛的一批少数受访者,还是他们本来就是这现实社会的多数群体,一下子那油价的冲击明显了。

受访者一是名印度派报员。为了在吉隆坡得以养家糊口,他一天兼三份差。四点钟就得起身,到夜晚,平均要进油站两次。本来就不值多少钱的派报工作,靠的是电单车,靠的是石油。突然,同样的工作,收入缺破了一洞。

受访者二是对老夫妇。他们同样是早起的鸟儿。清晨到私人诊所负责打扫,后就充当学生巴士司机。有一段拍起来平常,却是印象深刻的。在巴士上的走道上,老夫妇摆了个大铁罐子,再压上一片三夹板,作简单的餐桌。然后,老妇取出三四层的饭盒,摊开在板上,边用午餐,边录制访问。其实,他们早就过了退休年龄。

节目的收尾抛了一个问题:在这高价的时代,我们的下一代该何去何从?

作为“下一代”我必须坦诚,我还没有很深很沉的对待这一问题。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不同,他们经历过一碗面20分钱,我们没有。我们从小就在卡通电视前,父母懂得呵护,而我们懂得使唤。我们三五不时地进餐厅,点些甚至我们父母都不懂得菜单,哪怕一碗面是二十块钱。

我怀疑,是我的社交圈子太小。或许,是日新独中的学生一般如外界所说的“贵族”,我们出门的消费竟是那么潇洒,乃至我彻底忽略社会还有那一群踏实的找吃的人。

高通膨的时代,富人还是一样的富裕,穷人却如此的无奈。可怕的是,不是每个人都甘于踏实节俭过活。偷、拐、抢,最简单,最不文明的占有方式,以及一系列炒短线谋近利的社会问题迅速延展。难道这是下一代应对高价时代的答案吗?

其实,我相信,老夫妇用餐时,心里头是有一份再踏实不过的舒适感的,但愿更多人懂。

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那天學長給我看他在菲律賓的照片,
菲律賓的消費相當高,收入普遍上卻很低,
與消費成反比,所以他們的生活很節儉,我們的角度看,是很苦。

至於踏實感,外人可能無法體會吧。
唯一確定的是,知足常樂是我們這一輩必須學習的"態度"(?)。

Anonymous said...

我的留言語法怪怪的..
哈..累了,晚安 :P

lav1st0 said...

当我们日后过着一碗面200块的生活时,就会开始想念从前一碗面2块的日子了。

--雷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