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電光火石1

師生說:電光火石--明白
老師◎許志明
假日探訪舊識,閒話昔日趣事之余,多是為人父母經驗甘苦談。
不奇怪。朋友的兩位小寶貝個性迥異,如何盡量公正分配愛心,已是難事一樁。這還不包括遇上小孩鬧脾氣時,如何沉得住氣,事事講清楚說明白的難度。愛和紀律怎么共生共存,永遠是父母解不完的難題。
朋友見我暗自慶幸的模樣,語重心長的說:“等你為人父母,就知道了。”
這句話似曾相識,多年前正值青春狂飆時期,也曾聽父親語帶無奈說起。當年不覺有何不妥,如今和一群個個要和天比高的小毛頭共處幾年后,總算長了見識,明白了針刺不到肉,不會感覺痛的簡單道理。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只是比學生更早經歷這些人際關係的微妙變化,更早學到話到嘴邊只剩嘆息的本領。至于話到嘴邊該留多少分,直接反映個人智慧高下。
人際關係,永遠比物理學或微積分還要來得精妙難懂。真要說難懂,其實也不難,就看你願不願意放下自我,然后在適當時機再拿起來。
朋友之間相處,亦是如此。找吃喝玩樂的玩伴不難,但是真心知心之輩,永遠是少數中的少數,就算沒找著,也不值得唏噓嗟嘆。更何況既使廝守百年,也不過是電光石火。
諾言,是個理想狀態,沒有把握當下者,往往徒留悔恨遺憾。要人真心相待,最低限度先反省自身是否真的剖心交肺?如果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如回到小窩,望著窗外,舉杯邀明月,清唱幾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倒能博得雅士之名。

師生說:電光火石--第一次
學生◎張恆毅
閱讀的熱忱好像有季節性,還有排序性。有電動遊戲出現時得讓位,有電影DVD播放時得讓位,總之,閱讀很少排第一。
但是,今天下午還是翻了一本《明明不是天使》。書名本來不怎么樣的,但是配搭作者許志明,“明明”聽起來,就格外可愛了。
我隨意跳閱,書中幾篇較早前翻過了,最后索性打開讓人期待的結尾篇:《最后一封信》。明明知道不會這樣嚴重,還是忍不住把最后這兩字,聯想到最后一堂課之類。
文章由班長的感謝函開始,接著引入的是三年來班導師與我們一班的“自由”管班模式,還有那與我們學生思維程度落差的適應過程。我開始明白,要不在乎“不在乎的人”的無知容易,不在乎“在乎的學生”的幼稚,只能不時暗搥心頭。
畢竟是最后一篇,也是三年的最后一刻。對于希望,慣性地還是得囑咐。否則等到錯失才說出后悔,大可不必。他說:“如果對你們還有一些期待,大概就是對人真誠、守信。年少輕狂,要能肝膽相照,掏心掏肺不難,為兄弟守信承諾也還容易。可是你們終究會明白,隨著時間過去,這兩件事情的難度會越來越大。”
期望雖然中用,仍嫌老土。中學時稱兄道弟的日子離去太遠了,為了學業為了事業,大家各奔東西。當壓力壓得透不過氣時,偶爾想起有一班願意讓你出氣的人,也夠可貴了。
其實,才10個月。難怪薈綺同學說,十年之約,我們連十分之一的時間都還沒過啊!
書的最后一句話是這樣的,“但願你們永保赤子之心,未來的路越走越寬。我將以你們為榮。” 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赤子之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