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回臺南的第一個雨天。(所以,要寫一下網志?!)
今天可能發生了很多事,都是小事。考了一科很爛的期中,兩個個鳳凰樹落榜,見了三個學姐,和一個作家。作家說的是“放任心中100次流浪”。不要誤會,說的不是流浪,是心中的流浪。
這學期在忙什么,其實也不太知道。開課至今,好像總是沒有停下來寫寫東西的心情。所以,沒有很開心。嚴格數起來,課是多修了兩學分;然後是申請進了研究室,也沒有其他了。提不起精神,或是因為這學期的課,都不太有趣。有趣的實驗室,也會被長時間的實驗操累。
提早進去實驗室的原因很簡單,想在沉重乏味的課業添加些安非他命。我學習的研究聽起來是蠻好玩的,“養藻,吃CO2,減緩溫室效應”,當然只限于聽起來。我承認,我是對實驗帶有點幻想色彩的人。直到幾個星期下來,接觸了實驗室碩博班學長的研究,總算知道為什么科學家搭配的形容詞是“偉大”了——他們需要付出多少細心、耐心、時間,去換取一個很可能什么都不是的“空”?
空,也不是真空。只是,比起媒體、大眾預期的,科學的確是有個gap的。沒有一個科學研究的結果,可以快過一篇報導,沒有一個研究結果是可以給予肯定的答案,尤其是在環境相關的課題上。
太久沒有放任內心去流浪了,突然特別想回去一些自己愛做的事,自己喜歡的生活。原來不知不覺我偏離了那么遠,難怪都不怎么開心。
不知道雨,還會下多久?
——聽起來是停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3 comments:
刘轩?
我知道他,班里有些同学还拿到他的签名书。
你为什么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呢?
趁著年輕去流浪吧:)
-Italy-
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會開心了嗎?
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一定不會開心嗎?
疑惑中……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