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宿舍的平安夜,喧囂在百米以外——最近好像都沒什么在笑,像是動力源耗盡的Transformer快要趴倒在無止境的夜——你到過離芬蘭只要幾十塊錢機票的英國,始終卻沒有飛到圣誕老人故鄉去,或許你需要到那里一趟——讀過《星洲日報》副編鄭丁賢先生的一篇社論,是轉載《紐約太陽報》的社論,于是轉載星洲這篇轉載自太陽社論的社論,和大家分享。
真的有聖誕老人
1897年,《美國紐約太陽報》收到一封來信:編輯先生,我今年8歲。我的一些朋友說:“聖誕老人是不存在的。”
我問爸爸,爸爸說:“去問問太陽報看,報社說有,那就真的有了。”
請告訴我,真的有聖誕老人嗎?
薇吉妮亞(Virginia O’Hanlon)太陽報收到信,交由報社的資深編輯邱池(Francis P Church)回答:薇吉妮亞,你的朋友說沒有聖誕老人,那是錯的。
他們只相信眼前能看得見的東西,把看不見的,或不懂的事都當作是假的。
不過,你長大以後便會明白,人能用眼睛看到的,或是用腦袋瞭解的都非常有限。
在浩瀚的宇宙裡,人就像是小蟲、螞蟻一樣渺小,我們智慧有限,不可能知道所有東西。
是的,薇吉妮亞,真的有聖誕老人。在這個世界上,如同有愛,有同情心,有誠實一樣,也有聖誕老人。
如果沒有聖誕老人,這個世界多麼沒意思啊。就好像沒有了薇吉妮亞,沒有童心,沒有詩,沒有愛,沒有樂趣,那這個世界豈不是毫無意義?
世界上最真實的事,很多是肉眼看不見的。我們看不到小仙女在草地上跳舞,這就能證明沒有小仙女嗎?
沒有人能夠想像看不見的東西,有多麼美妙。
你把洋娃娃的衣服掀開,可以看到甚麼會讓洋娃娃發出聲音,但世界上一些看不見的事,往往是被一層幃幕遮著,就算是力氣很大,也無法掀開來看個清楚。
只有詩歌、關懷、愛才能掀開這一層幃幕,讓我們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美好世界。
這些都是真的嗎?你問。啊,薇吉妮亞,天下沒有比這更真的了。
聖誕老人會永遠活著。1000年後,不,一萬年後,他仍然會活在孩子們的心中,繼續給孩子帶來希望和快樂。
這篇社論,此後每一年聖誕節之前,都會刊登在《紐約太陽報》,直到此報於1949年停刊為止。
但是,它並不因此而中斷。世界許多報章在聖誕節前,都會重登;它也成為報業史上流傳最廣,最重要的社論。
是的,相信聖誕老人存在,也相信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還有愛和關懷,快樂和希望,引導我們繼續前進。
就當作是一份聖誕禮物,送給大家。聖誕快樂!
——摘自《星洲日報》鄭丁賢副總編文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6 comments:
这篇东西翻译得很不通畅,乍读之下还不知道它是每年都会刊登的大牌。你应该试着翻译一下原文的,哈。
個人有個人的筆觸,這也還好吧。
況且要自己翻譯的文章priority list太長了,總要有一定選擇性。
你相信吗?
很小的時候曾經相信過,
后來覺得太幼稚不信了,
現在又開始相信。
圣诞快乐啊。。
今天可是赶功课的日子。。。
除此之外,你还相信什么?
(对不起,只是有点好奇,如果觉得麻烦就不用回答。)
前幾天大頭才剛和我談起,他說他的想法越來越被限制了。
我剛好相反,我處于相信這世界的可能性更多更廣的階段……
只是對比之下,自己的執行力顯得被拋在遠遠的后面了。
我好奇的原因是,你能相信没有经历过某事情的人所说的某事情,
却不一定相信经历过某事情的人说的某事情。
例如:某人告诉你他没看过圣诞老人,但他告诉你有圣诞老人,相反地,
某人告诉你他看过鬼,有鬼的存在,你却不见得相信。
*圣诞老人还是有可能存在的*
大部分的人只是选择美好的事情来相信而已。
你有信仰吗?或是支持你生活的信念?
Good point,但是我的觀點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
“能相信没有经历过某事情的人所说的某事情”——false
“不一定相信经历过某事情的人说的某事情”——true
我只是純粹選擇我相信的事情,不管有沒有人說,不管說的人有沒有經歷過。可能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態度吧,arrogance。
so,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宗教信仰不虔誠,或可說是沒宗教信仰的。
“不一定相信经历过某事情的人说的某事情”
我也是,只不过有确凿证据的事情我绝对相信,但不轻易相信别人给的证据。
"大部分的人只是选择美好的事情来相信而已。" 这不过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有什么原因使你不相信宗教信仰?
还是你根本就不想了解?
对不起,让你愉快了.
祝你新年快乐,
再送你一部温馨的英文片。
http://bk.pps.tv/ct110527/
Hope you enjoy.
erh... my bad.
对不起,让你不愉快才对。
不愉快?
沒什么好不愉快的吧,
不好意思忘了回復。
因為它(宗教)對我沒有吸引力,況且也不是人的基本需求。
那你覺得,宗教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引導人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傳播大愛?
這些事,非要通過宗教不可嗎?宗教就能比較好的引導我們找到答案嗎?
我认为宗教并不是让人膜拜的东西,它是一个教育,它并不是引导人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而是告诉人们生命是什么。它概括了很多,如物理学,哲学,生物等,甚至解释了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不能说得很详细,因为我所知道的也只有它的一小部分而已。
从前,我把它看得太表面了,总不相信它。但,如果你真的相信时,它总会让你看见一些让你能坚持相信它的事情。
相信它并不会让所有的事都顺利,成功,它并不是要你对别人做些什么。很简单,它只是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类而已。
布施是锻炼慈悲心,戒律是锻炼身心。
有时的失败,就像在考验我的信念。
听过吗,苦难是天使给的磨练,享乐是恶魔的诡计。就如塞翁失马。
遇过一个人,他就跟我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
他说,他每天都在求苦难。
我知道,你一定跟我一样,“神经阿,我才不想呢。”就因为如此吧,我才不能向他那么成功,我是在害怕苦难的呢。
你呢?
“如果你真的相信时,它总会让你看见一些让你能坚持相信它的事情。”
是因為相信而看見,還是看見而相信了呢?
這些日子來,看了很多關于氣候變遷和種種個案(北京大雪、悉尼沙塵暴……)的報道,相信氣候變遷的人,不少會直接把它們扯上關系。而確實的研究報告,終究是趕不上大家的直覺式判定的。
我想說的是,相信是會影響我們的判斷的。
借由宗教告知的生命意義的意義在哪里呢?我想,這和老師告訴你課文考試重點在哪里是異曲同工的——這是一種捷徑。
從我的生活經驗,發現自己曾經若干時刻失去信念的灰暗,意志浮浮沉沉,或許同樣遭遇下,倘若宗教信仰堅定的另一個我,會過得更好。但是,在酒精咖啡因,種種我試圖爬起來的嘗試,并不是全無價值的……
有的人選擇自我探索,有的人選擇牽引式探索,都是種方式吧。
Post a Comment